气候条件对施肥的影响。
在一定的范围内,温度越高,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速度越快,作物对养分吸收的能力也越强。例如尿素施用后,在10℃时,需要7-10天才能见效,而在20℃时,4-5天就可以见效。所以寒冷地区的早春追肥应适当早施,最好选用硝态氮、铵态氮等速效性化肥。
中国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,在施肥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?
地区间气候差异是温度、光照、降水条件的综合反映。在风调雨顺的年份或地区,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,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潜力。
如有灌水条件,可趁晴天中午或中午以后天气较暖和的时候轻灌一次水。如有缺肥征兆,也可结合灌水施点氮肥,但因小麦根系活动能力较弱,施肥量不能太大,每亩尿素5公斤即可。如果播麦前整地不平,在灌不上水的地方也会发生点片冻害,所以还要提高整地质量。
稻茬油菜地容易积水,通气不好,土温又低,影响油菜根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,所以不爱长。解决的主要办法是加强挖沟或清沟排水。在此基础上,再适当地松土或施一次肥,对防冻和壮苗也很有效。